涉及到与别人的关系就不能固执己见
(随笔)
水大侠
所谓固执己见,意思就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我觉得,如果一件事仅仅跟你自己有关系,你固执己见,那一旦发生失误,损失的也就是你自己,你可以承担这个责任和后果。
但一件事如果涉及到别人,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比如夫妻关系,你的大部分行为都与对方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这个时候,凡需要作重大决定,应该是两个人互相商量,如果意见不统一,不妨暂缓决定。
任何一方都不能固执己见,更不能独断专行。
可能会有人说,我是当家的,我有最终决定权。
如果这是家庭的约定,那也无妨,但决策者也应该认真考虑对方的意见。不能不通气就执行。
又比如合伙人关系,更应该互相尊重,不能有强权行为。
因为合伙人的人心一旦分散,最好的事情也会失败。
对此问题,松浦弥太郎在《你不是一个人》中有简洁的阐述:
恋人、工作,有时就连面对家人,都会产生“想从这段关系逃离”的心情,这我并非无法理解。
因为一些纠纷变得难以再待下去的职场,如果一句“我要辞职”一切都能像纸牌般被打散,重新洗牌,开始新的一局就好了。
为了一点小事而平生波澜的友谊,真希望就连一通“再见”的电话都不用打,就可以切断一切缘分,打造新的人际关系。
或许有人是如此期望的。
可是,如果我周围的人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处理事情,我一定会断然拒绝。
有一次,一个年轻员工表情苦闷地来找我。
“我考虑了三天三夜,想要辞掉这份工作。”
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是认真的,但我二话不说直接回答:
“不行,请死心吧。”
尽管这是他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考虑后的结论,但这只是他一个人的决定。虽然这是公事,但也涉及了我们两个人的关系,如果只需要由某一方单方面决定,这未免太奇怪了。
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不是自己一个人可以决定的。
松浦弥太郎这一观点,我是深表赞同的。
如果展开来说,主要有三方面的理由:
一是做任何事情,如果不考虑对方的想法,那就失去了平等交往的基础。
二是做任何事情,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是自私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
三是做任何事情,如果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要想事业取得成功,那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如果自己的决定不影响他人的利益,而且已经考虑到了后续效应,那就另当别论。
因为这已经不是固执己见,而是深思熟虑。
2025.5.18于杭州天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