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真正的真切回报给他人
(随笔)
水大侠
我这里所说的真切,具有“真实确切、清楚明白”与“真诚恳切”双重核心含义。
作为多义形容词,既可用于描述事物的具体样态,又能表达情感态度的诚挚深沉。
该词早期见于元代文献。
杨文奎《儿女团员》第三折以“对句儿比别人对的来真切”确立其“真实确切”的基本含义。
明清时期,“真切”在白话文学中广泛使用:《警世通言》《红楼梦》多以视觉场景凸显其具象感知,如“向外看的真切”;《儒林外史》则通过“殉节的真切”延伸至情感表达的真实性。
现代文学继承双重语义,鲁迅、邹韬奋等既保留其客观明晰的描述功能,又强化主观诚恳的抽象传达。
在我看来,人要做到真切待人,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实事求是地说,待人真诚我还可以做到,但待人真切我还缺乏修养和沟通的艺术。
因为有时候的表达,往往会被人误解。
特别是面对一些高智商的人,容易被他们钻牛角尖。
有时候,你解释得越多,人家的疑问反而越多。
其结果就是:你不说我倒还清楚,你越说我越糊涂。
看了松浦弥太郎的《慢慢延烧的暖意》后,确实有点汗颜。
他是这样说的:
我小时候很容易发烧。因为扁桃腺经常发炎,幼时我动不动就感冒、喉咙痛,时常得向学校请假。
这是发生在我小学二年级的事。那天我一如往常发了高烧,在家中裹在棉被里休息。
就在我一个人躺在床上时,门铃响了。用来是级任导师来探望我了。
我穿着睡衣去应门,与其说高兴,更多的是紧张。因为来的可是全校最可怕的男老师。在教室里,老师总是板着脸让人难以靠近,在校外看到他感觉更是严肃,让人紧张。
然而那天,从老师身边传来鸟儿的叫声。声源的主人是只绿绣眼。老师单手提着一只小小的鸟笼。
“松浦君,身体还好吗?这只鸟暂时寄在你这里,等你身体好一点了,就根据这张说明书帮我照顾她吧”
当时年纪还小的我看到绿绣眼来探病·,简直兴奋极了,甚至连自己还在发烧都忘了。
人对于自己讨厌的事情很容易遗忘,可是受到过的亲切对待和温柔记忆,却始终不会褪色。不过,与其将这份温情原原本本地回报给老师,我更希望自己能像老师那样亲切地对待他人。
我想要让这份温柔与真诚在生活中日复一日地循环。
如果大家愿意这么做,就算不靠金钱与得天独厚的环境,一定也能以其他的方法找到幸福。体贴与亲切,在从前是理所当然的情感,但是对现代人却成了必须努力才能收复的东西。
松浦弥太郎说得很真切。
我因此很感动。
行动起来吧。
2025.7.24于杭州天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