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用心去培育
(随笔)
水大侠
说句实在话,我的人际关系很一般,离良好还有很大的距离。
原因有三点:
一是我对知己的要求很高。
不光是人生观、价值观要相同,而且还有要人格魅力。
我所说的人格魅力主要是指:谦虚、谦卑、谦逊。
我明白,我这个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因为凡是有独立之思想、精神能自由的人,大都比较清高。
做到“三谦”的人近于佛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的。
二是我自己的价值非常有限。换句话说,我能给与他人的,除了思想启迪以外,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计。
但在生计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有谁稀罕你的思想启迪呢?
而且大多数人的思想是固化的,他们一般都认为被人洗脑是愚蠢的事情。
遗憾的是,他们怎么不想想:手都需要勤洗,复杂的脑子为什么不能洗?
实际上,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洗脑的过程。只不过是自己洗,还是别人给你洗的问题。
我是这样想的:有一种当小学生的姿态,就不怕别人被洗脑。
因为你会在比较中成长。
三是缺乏一种培育的心态。只知道顺其自然,没有想到任何需要成长的东西,都是需要精心培育的。养花弄草是这样,养儿育女也是这样。
在看了松浦弥太郎的《人际关系的养成》后,对此认知有了新的高度。
他是这样说的:
爱情、友情在内的任何与他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并不是靠制造出来的,而是需要培育的。
所以朋友和家人自不必说,就算是因工作而接触到的人,我也会像照顾小小的盆栽那般照料与他们的关系。
人际关系的培育,不是要你一一提点朋友“你应该这么做”或是“不要做傻事了”,而是尽可能从对方的立场来思考。最危险的就是,不好好观察对方,而把自己的意见放在最优先。
“对方现在处在什么状况?什么事能让他感到幸福?他讨厌别人怎么做,又喜欢被别人怎么对待?”——能知道答案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详细地观察对方,二是具备揣测对方心理的想象力。
因为,人不是一株植物,人还有耳朵。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不知不觉中忘却这个能力,不去听对方倾诉,而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在朋友身上。正因如此,与人交流时,请先仔细观察对方,并保持着想象力对话吧。只有穷尽自己的能力,你才能长久地珍视与对方的关系。
松浦弥太郎反复强调这一点,可谓苦口婆心。
我们如果不努力去实践,难道就没有一点愧疚之心吗?
2025.6.28于温州滨港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