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给人提供建议
(随笔)
水大侠
这篇文章的标题也可以说是我自己检讨书的标题。
因为我虽然不太喜欢多说话,但一旦认为这个人值得信赖,我的话就比较多,而且大多是所谓的好心建议。
嘴上说是仅供参考,心里认为是金玉良言。
朋友听了很感动,自己也觉得很自豪。
时间一长,好为人师的习惯就渐渐养成了。
后来当自己已经觉察到这种做法的危害性时,纠正起来却十分困难,有点类似戒烟的难度。
自我反省,这种做法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容易轻率地妄下结论。事情一旦发生矛盾,都有其因果关系。在未了解来龙去脉之前就下定论,十有八九是含有偏见成分的。
二是容易养成自以为是的认知错误。因为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比对方见解要高明一点。遇到一些性格内向的人,明知你的建议有漏洞,也一声不吭,反而点头称是。这就容易滋长自以为是的毛病。
三是容易忽视对自己的反思。人一旦认为自己比较有见识,站得比别人高,就不太容易自我反省。伟人也如此,何况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呢?
看了松浦弥太郎的《凛然的诚实》后,惊出一身冷汗。
他是这样说的:
如果是仅只一次的关系,那就不要太过深入。这是我与人交往的原则。
举例来说,有很多人会来找我。
“我在画插画,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我是新人摄影师,请给我的作品一些批评指教。”
而我的回答总是一样。
“我不会给你建议,也不会评论你的作品,但我会看你的作品,记得有你这个人。”
或许有人会觉得我的反应太过冷漠,但这就是我的诚实原则。
不管是工作,还是恋人或人际关系的烦恼,有人找你商量而你要给对方意见时,你必须做好要看顾对方一辈子的觉悟。
这份义务会伴随一辈子,中途放下是卑怯的行为。所以一开始就不要轻易跨过这条线,这样对双方都好。
要给家人、朋友或一起工作的同事建议时,我也秉持与之相应的觉悟与热情。我希望给别人建议时,都能严肃以待,而我的能力有限,所以才无法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以轻率的态度给予建议,不过只是不诚实的温柔,是没有脊柱、软趴趴的温柔,嘴上说起来虽然好听,可是并不会持久。
遇到别人找你商量恋爱或工作的烦恼时,如果你不先考虑自己的负荷能力以及与对方的关系就给建议,到最后可能会连要为真正重要的人付出的热情都被耗尽。
我相信他的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经验之谈。
2025.7.2于杭州天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