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遗憾在何处?
2025-11-05 06:09:36
  • 0
  • 0
  • 0

王维的遗憾在何处?

(随笔)

水大侠

王维(693年或694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原籍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后迁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诗人、画家。

王维不仅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

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

其诗多咏山水田院,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之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有《王右丞集》《画字秘诀》等。

王维的画我没有见过,但王维的诗我读得比较多,因为喜欢。

在我看来,王维是个真正的才子。

但这个才子却有点与众不同:表面忘情山水,内心志在高远。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是不甚清楚的。

看了刀尔登的《不读王维》后,才渐渐有点理解了。

他是这样说的:

山水诗和山水画,起于六朝,复兴于唐。和六朝的乱七八糟不同,虽然经历了安史之乱,王维的时代,仍可以称为盛唐,国家高歌猛进,人民欣欣向荣,那么,王维、孟浩然、储光羲这些人,对个人命运及社会状态的看法,如此暗淡,是不是多少有点奇怪呢?

和众多的儒士一样,王维年轻时,也是奋发向上的,从他受张九龄的汲引而做了右拾遗,到张九龄贬,也就在两三年的时间里,王维对政治的兴趣,如同青年人的热情,迅速冷却。

王维自己的理想国,与其说在真正的山水之间,不如说是在想象之中。他几次退隐,又都复出,他厌恶人际的纷攘,又受不了贫穷和寂寞,他自称是清正的人,却不得罪每一位来往的大人物,不论那人是李林甫、李辅国,还是安禄山。

对意趣相近却葆有节操的几位前人,他有所批评,或者说,籍批评以自辩。

王维想象中的山野,能将人洗净,使无所不安,又是友好的道具,给空虚赋予意义。王维学佛,得一空字。有意思的是,他,以及后来的一大批人,将空寂的概念,从哲学下拉到实际生活,这固然不是错误,但也足为遁术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自怜自惜如此,谁不愿意诵读呢?我热爱王维的诗,也艳羡他过的日子,借用宋人的评论,是富贵山林,两得其趣。看来用不着云霞侠侣,鸟兽朋群,便在人伦中,也可安拥世外之思,办法之一,就是读王维的诗。

王维毕竟是有远志的人,后人无王维之志,行则百倍不堪言,来迁之余,画一大山,中置一峨冠而貌似君子者,曰此我也,此我心隐处也。明月有光,宁照此物耶?

刀尔登的反讽,让我们清醒地感到:王维的遗憾在于有志向却缺少勇气,理想无法落地;而今那些装腔作势的人,如果不再反省,就只能是丢人现眼。

2025.11.5于杭州天都城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