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就不会固执己见
(随笔)
水大侠
倾听一词源出于《礼记·曲礼上》:“立必正方,不倾听。”
其基本含义有两点:
一是指侧着头听;
二是指细心、认真地听。
说得透彻一点,我们就会知道:倾听不是简单地用耳朵来听,它也是一门艺术。
倾听不仅仅是要用耳朵来听说话者的言辞,还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的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狭义的倾听是指借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广义的倾听包括文字交流等方式。
其主体者是听着,而倾诉的主体者是诉说者,两者一唱一和,有排解矛盾或者宣泄感情等优点。
倾听要注意几点细节:
一是要克服自我中心,不要总是谈论自己。
二是要克服自以为是,不要总想占据主导地位。
三是要尊重对方,不要打断对话,要让对方把话说完,不能去探究那些不重要或不相关的细节而打断话。不能激动,不能匆忙下结论,不能急于评价对方的观点,不能急切地表达建议,不能因为与对方不同的见解而产生激烈的争执。
学会倾听的重要性,在看了松浦弥太郎的《让百步,又何妨》后,感悟更加深刻。
他是这样说的:
有一种说法叫“让你一百步”,不过是一百步,随时都可以让。毕竟又不是要退到世界的尽头,百步不过只是短短的距离。
当然,我也曾经有过一段都不肯退让的时期。
人是讨厌认输的生物,不过是一些意见不合,就忍不住否定对手,想驳倒对方。虽不至于大打出手,但口水战没完没了。
唇枪舌战一番,吵得不可开交,结果结论还没出来。双方就战得精疲力竭——像这样争吵,未免太愚蠢了。
于是,我在心底立下一个原则,那就是:不与人争战。如果因此变得能够轻松地退让一百步,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要做到不与人争战,最重要的是要仔细听对方说话。先请对方发言,让他畅所欲言,就算他表示“无话可说”了,还是请他继续说明,这期间自己则专心倾听。
自从我立下不与人争战的原则以来,即使是与人意见相左的时候,也不再一味否定对方“你想错了吧”。如果只是小事,当场就能退让。
尽管如此,我并不是要你抹杀自己、改变自己的主张。先倾听对方的想法,说声“你先请”,礼让对方之后,你就能依据自己的步调,悠哉地走自己的路了。
松浦弥太郎在这里说得很清楚:明白对方的意愿,从容地作出自己的选择,这样既能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又不会让自己固执己见。
这样的处事方式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因为它已经跳出庐山看庐山了。
2025.7.5于杭州天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