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否定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人
(随笔)
水大侠
所谓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
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和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
我们常常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实际上就是价值观的不同。
我年轻的时候,常常意气用事。
这个意气就是一旦发现那个领导与我的价值观不同,我就敬而远之。而且有时会在背后发牢骚。
这种情况一旦被领导掌握,领导一般都会“另眼相看”。
我的日子也就开始煎熬了。
但我迟迟都没有醒悟,总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情理之中的,而且把责任归咎于领导,觉得这一切都是领导的小鸡肚肠造成的。
直到退休以后,才渐渐明白,道不同可以不相为谋,但也没有必要势不两立。
松浦弥太郎对此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是这样说的:
人总是在潜意识里任意替人分类。
“这是保守打扮的类型。”
“这是自然打扮的类型。”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型。各自的社群价值观不同,彼此之间也不会交流。
人还会在无意间以年龄来替人分类。
年龄、居住地、职业、休假时出没的地点、价值观、收入、来往的朋友、兴趣、有没有小孩、有没有结婚——我们会像这样设定各种标准来替自己和他人分类。
我并不认为这是坏事,毕竟这是人之常情。举例来说,要让喜欢在指甲上贴许多闪闪发亮的钻石的人和为了淘米方便把指甲剪得很短的人“好好理解彼此”,是件不太可能的事。在河川的这一端和另一端,似乎并没有桥存在。
只不过,千万不能忘记那条河并不大。那只是条小河,虽然无法去到对岸,但只要音量大一点,对岸就听得见。
换言之,就是不要把品位和自己不同的人当笨蛋。
松浦弥太郎的这一观点,意思就是要让我们不要轻易否定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人。
对他的这一观点,我是深表赞同的。
如果展开来说,还有三点理由。
一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
二是世界要和谐,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同存异,而不是黑白分明,剑拔弩张。
三是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取长补短。世界上最伟大的品格就是包容。
2025.5.20于杭州天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