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悲哀亦是时代的尴尬
2025-09-15 06:45:01
  • 0
  • 0
  • 0

庄子的悲哀亦是时代的尴尬

(随笔)

水大侠

在名片流行的时代,有些人的名片上全是各种头衔。

而我却只有七个字:自由自在水大侠。

说句实在话,自由自在就像庄子梦中的蝴蝶一样—天天念想,却无一日成真。

但渴望自由,这一点我与庄子是相通的。

加上庄子的文笔确实高妙,读后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读多了,也渐渐读出了其中的悲凉,而且这种悲凉已经到了绝望的程度。

我有时也会胡思乱想,难道战国时代真的这样动辄得咎吗?

还是庄子本人过于敏感?

这些疑问在看了刀尔登的《从胠箧说起》后,明白了一大半。

他是这样说的:

《胠箧》篇先讲了田氏代齐的事件。春秋末年,田恒杀掉齐简公,立了一个傀儡,从此成为齐国实际上的君主,九十年后,他的后人干脆自立为君,而且得到了周王室的承认。庄子便说,世俗之所谓智者、所谓圣者,有不是给大盗积攒和看守财富的吗?

权力集中到一定程度,拥有权力的利益大到一定程度,人无法不追逐之,轩冕之赏弗能为,斧钺之威弗能禁。限制权力的努力,在庄子看来,总是要失败的,而仁义道德,不但不能矫治君主及其所代表的权力,反而会为君主所盗用,所谓诸侯门,仁义存,历史中的窃国大盗,没有一个不是满口仁义道德,自命高尚,没有一个不“以德治天下”,即用他自己定义的伦理教条来愚弄人民。

于老子不同,庄子是个人化的。同样主张原始,如果说老子更多地是在谈论社会的可控制状态,庄子更关心的是个人在哪种社会状态中能获得完全的自在,即“自得之得”“自适之适”。

在庄子看来,不但世界已经堕落,连对世界的批判亦已堕落。权力成熟到如此程度,连那些曾经用来描述美好之物的词语,也被权力污染、篡改、利用;如仁义圣知者,早陷入君主制造的混乱,而世人跟随君主的信口雌黄,还以为道德理想犹在,而不知自己在赞颂他本应该痛恨的。

正如庄子的相对主义永远处理不了自身的问题,他对实际世界的态度,越是高妙,越是告诉我们他是一个生活在实际世界中的人。庄子是个哲学家,不过,他的很多篇章,也许更应该当成诗作来阅读,当作一批精神挣扎的诗歌。他的很多作品,有点像一个人在大声疾呼“不要说话”—作为读者,我们在觉得滑稽,觉得悲哀。

刀尔登在这里说得比较直白:庄子的悲哀,不仅是他个人的痛苦,更是时代的尴尬。

对照现实,我们不难得出自己应该怎么做的思维导图。

2025.9.15于杭州天都城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