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就不会“苟且”应付
2025-07-27 06:43:46
  • 0
  • 0
  • 0

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就不会“苟且”应付

(随笔)

水大侠

“苟且”这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只顾眼前,得过且过;马虎敷衍。

二是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其他还有勉强维持和不循礼法的意思。

本文所说的“苟且”主要是第一种意思。

坦率地说,我对待工作是比较认真的,很少有苟且的时候。

但当我明明知道这项任务是形式主义的,而且还劳民伤财,那我就会苟且。

这个苟且的方法就是用比较隐蔽的形式主义去对抗比较明显的形式主义。

如果碰到比较智慧的领导,表面上会批评我工作不够积极,内心里还是赞同我的方法。

如果碰到比较呆板的领导,就会生我的气,内心里认为我目中无人,消极怠工。

在日常生活中,我苟且的时候比较多。

只要不是我特别看重的人和事,我一般都不会特别认真。

也就是说,能够苟且就苟且。

我认为,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费心费力,那是智力低下的一种表现。

实际上,我自以为重要的东西其实并不那么重要,而我忽视的有些东西往往对一生都有影响。

说白了,我就是没有能够准确地分清楚轻重缓急。

看了松浦弥太郎的《舍弃“苟且”的态度》后,我才恍然大悟。

他是这样说的:

每个人都会遇上特别忙碌的日子。

像是提交资料的截稿日,或是在一天之内必须清洗大量的衣物、完成衣柜的换季等状况。

遇到这种情形,恐怕你会将全副精神都集中在眼前“最忙的那件事”吧。把这件事视为最优先,至于其他的事则敷衍了事。

想象一下,你忘我地在电脑前飞速打字,同事苦着一张脸找你时也只是随便答复;或是你一门心思地整理衣物,不管孩子问什么都心不在焉,一味敷衍应付。然而,这么做真的好吗?

越是忙碌的时候,越应该认清真正重要的事是什么,养成确认优先顺位的习惯,否则事态会渐渐演变成可怕的局面。“苟且”的次数逐渐积累,一点一点地侵蚀你的生活,不知不觉间你的世界可能全变了样。

人每天都被各种事情推着走,要时时不忘重要的事情确实很难做到,所以,我时不时会放下手边的事,去思考应该要怎么做。

要改掉苟且行事的毛病,最好先暂停一下手边的事。

不管是家庭还是职场,我想都是一样的。请时时去检查,自己是不是以苟且的态度来对待真正重要的事物。人与人的纠纷大都能靠沟通解决,所以,请一起停下脚步好好聊聊吧。

松浦弥太郎说得很实在。

我们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2025.7.27于杭州天都城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