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成功,但更需要坚韧(随笔)水大侠坚韧一词,源出于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坚韧的原意是指物体坚固柔韧不易折断,后引申形容人在困境中保持毅力、坚守信念的精神品质。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坚韧的核心心理特征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坚守目标的不可动摇性(如面对威胁仍坚持原则)。二是逆境适应力(调整策略突破困境)。其行为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目标拆解与策...
2
读三国,易中毒(随笔)水大侠我这里所说的三国,就是指《三国演义》。我们现在所说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就名列其中。在我的记忆中,四大名著我是在小学阶段读完的。因为我是读给父亲听的,所以喜欢的对象并不一样。我最喜欢《西游记》,父亲最喜欢《三国演义》。对于《红楼梦》的看法,我和父亲是一样的:最没有看头,纯粹是无病呻吟。所以看了第一卷就不读了。至于父亲所说的看三国,不要轻易相信那些计谋和策略,我是半懂不...
5
找回童趣很有必要(随笔)水大侠所谓童趣,简单地说,即童年生活的情趣。此词源出于清代沈复《浮生六记·闲情逸趣》第二卷,创作于作者46岁时。该文通过儿童视角展现微小事物的观察(明察秋毫),运用夸张手法(庞然大物拔山倒树)构建幻想世界,揭示保持童真的重要性。童趣的主要表现就在于儿童特有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情趣体验,表现为对日常生活的拟人化想象。沈复46岁写作时的双重视角——既保有童真记忆,又具备成人理性反思...
3
流行的不一定是经典(随笔)水大侠所谓流行,简单地说,就是广泛传播和盛行。源出于《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如果展开来说,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即指社会上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某代表性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又称时尚。需要指出的是,流行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不一定是新出现的,有的可以是在以前就出现或已经流行过的,只是在新的一段...
2
审美不能片面(随笔)水大侠所谓审美,一般的来说,是指主客体之间建立的无功利性感知关系。它涵盖直觉判断和情感投射。作为学科成型于18世纪鲍姆加登的感性学研究。中国系统性关注可追溯至南朝文献。其实践价值在于通过保持心理距离实现精神升华,在生活实践中完成主客观统一。这里值得了解的是马未都提出的金字塔模型审美层次理论和李泽厚的认知进阶三阶段说。马未都的金字塔模型分四个层次:一是艳俗美。即大众化审美,如流行文...
6
是真名士自风流(随笔)水大侠是真名士自风流源出于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名联“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意在强调杰出人物应保持本真品性。《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史湘云烤鹿肉时自诩“是真名士自风流”,使该句广为流传。其核心含义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性。保持本真,反对虚伪做作(如魏晋名士嵇康临刑弹《广陵散》)。二是超越性。不拘礼法,追求精神自由(史湘云穿男装、啖腥膻打破性别刻板)。三是创造性。通过文学...
4
不读不等于不了解(随笔)水大侠不读不等于不了解,这句话粗看起来,似乎有点自相矛盾。你要了解某本书,不读怎么可能了解呢?但如果细细推敲,这句话是没有毛病的。因为这句话里有辩证法。这个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度的问题。了解有深有浅,深的话必须要研读,浅的话则道听途说也可以。至于刀尔登说的不读,根据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为了让题目更醒目,所谓“危言耸听”是也。不过,这样的文章读多了,我也渐渐悟出了其中的奥妙。这些奥妙...
4
不要轻易将“写作”当成一种生活方式(随笔)水大侠我这里所说的写作,实际上指的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脑力劳动。它包含采集、构思、行文、修改、发表五个阶段。写作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通过型写作。教育场景下的系统性训练。二是选拔型写作。应考、竞赛类文本创作。三是欣赏型写作。文学创作与投稿。我是这样认为的:提高写作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写作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集中表现。他能极大地提高人们的观察能力...
4
文无定法是真谛(随笔)水大侠所谓文无定法,一般的来说,是指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命题,即强调在遵循文体规范与语言规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创作手法。此词源于宋代苏轼《答谢民师书》。该理论主张写作既需掌握基本技法(如文体结构、逻辑结构),又要根据内容需求创新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可采用直笔或曲笔,内容处理需平衡繁简虚实。现代应用中,该理念已延伸至新闻传播与公文写作领域,强调读者定位、叙事结构灵活性和标题设计艺...
4
迂腐的文章尽量少看(随笔)水大侠所谓迂腐,一般的来说,是指言谈、行为拘泥于旧准则,不适应时代潮流。此词源出于元·傅若金《登楼》诗:“明时进用多英杰,迂腐深惭守一经”。迂腐之人,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言行古板。迂腐的人往往过分恪守旧有的行为规范,例如坚持传统礼节或处理方式,即使面对新问题也沿用旧方法,缺乏变通。二是观念滞后。他们固执地坚守过时的观念,拒绝承认或接纳新事物,例如对新技术、新理念持排斥态度,...
4